68 年“中国第一展”,凭啥成为全球瞩目的“开放坐标”?

潘粤明 2025-04-28 减肥 7 次浏览 0个评论

万商云集的“开放地标”

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内,静静陈列着一艘“中国皇后号”的船模。1784 年,这艘美国商船满载人参、毛皮跨越重洋,换回中国茶叶、瓷器,开启了中美直接贸易的篇章。彼时的广州,已是全球贸易网络的关键节点。历史的积淀为广交会的诞生埋下伏笔。1957 年,首届广交会在西方封锁加剧的背景下诞生,第一年即成交 8686 万美元,占当年全国外汇收入的 20%。改革开放后,广交会成为吸引全球采购商“走进来”的最佳窗口之一。2020 年,面对疫情冲击,全球首个大型线上展会“云广交”横空出世。68 年间,广交会的这份成绩单镌刻着中国融入世界、贡献世界的坚定步伐。

“中国第一展”的时代进化

走进本届广交会第一期,新设的“服务机器人”专区中,各种机器人展示着“硬核科技”,颠覆了外界对中国制造的刻板认知。数据显示,今年广交会第一期吸引众多优质特色企业。从“三来一补”到“中国智造”,展品之变折射出中国外贸的深层变革。这种蜕变源于制度创新的持续赋能。广交会历史上三次关键转型,都与中国开放进程同频共振。这种创新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形成乘数效应,广交会已从单一展会进化为全球要素配置的集中枢纽。

逆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增量

当前,单边主义、保护主义抬头,全球供应链面临重构挑战。广交会却逆势扩容。这份“逆周期”增长,蕴含着中国对全球化困境的破题智慧。广交会上,不少企业通过广交会重建供应链,高端客户来源扩展,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客户爱上了“中国制造”。广交会搭建的不仅是交易平台,更是信任网络。站在新的历史方位,广交会正从“中国制造的全球橱窗”向“世界创新的中国舞台”跃升。如今,广交会的内涵还在持续深化,琶洲岛汇聚众多数字企业,与广交会遥相呼应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新华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68 年“中国第一展”,凭啥成为全球瞩目的“开放坐标”?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